徐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推動新時代中國美術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學習體會
發(fā)布日期:2021-08-09 瀏覽次數(shù):310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yè)的一百年,是創(chuàng)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2021年7月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fā)表了重要講話,他站在歷史、時代和全局的高度,既回顧黨的百年光輝歷程,又展望新時代新發(fā)展階段的奮斗目標,特別是第一次深刻總結和鮮明提出了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歷史源頭和高度凝練,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作為現(xiàn)場聆聽講話的與會代表,我感到心潮澎湃、倍感振奮、備受鼓舞。根據(jù)這次中心組學習安排,下面,我重點圍繞如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推動新時代中國美術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作個簡要發(fā)言。
一、堅持把學習領悟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實質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始終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蔽疑罡?,偉大建黨精神,內涵豐富、意境深遠,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碑斨袊伯a黨從小小紅船發(fā)展成為領航中國行穩(wěn)致遠的巍巍巨輪,當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當中國人民身處“最有理由自信”的偉大時代,偉大建黨精神,正是百年輝煌背后的“源代碼”“根目錄”。
怎樣去深刻理解偉大建黨精神,我體會,應從四個方面去把握:一是中國共產黨建黨求什么,這就是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一個政黨有了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會堅強有力,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就能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二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為什么,這就是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黨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xiàn),激勵著我們黨永遠堅守,砥礪著我們黨堅毅前行。三是中國共產黨興黨憑什么,這就是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在應對各種困難挑戰(zhàn)中,我們黨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這是我們黨最鮮明的特質和特點。四是中國共產黨強黨靠什么,這就是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shù)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凡樹有根,方能生發(fā);凡水有源,方能奔涌。只有回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才能洞察百年風華正茂的奧秘;只有找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之根,才能理解立志千秋偉業(yè)的雄心。我們要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偉大建黨精神,始終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征程上,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二、堅持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結合起來,始終堅定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xù)發(fā)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總書記的講話,在黨的指導思想層面深刻闡述了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重要觀點,這與總書記在武夷山考察時指出的“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機結合起來”的觀點一脈相承,充分說明了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我們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時代意義,充分彰顯了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和應有之義。
當前,我們要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結合起來,最根本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與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結合起來。從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第一天起,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就成為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課題。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很多方面都相近、相似、相通。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古典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相通之處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唯物論,中國歷史上存在一個唯物論的傳統(tǒng)。荀子、王充、范縝、張載、王夫之等都有許多精湛的唯物論觀點;二是辯證法,老子、《易傳》、張載、程頤、王夫之等的學說中都含有比較豐富的辯證法;三是唯物史觀,“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肯定物質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礎,雖還不能稱為唯物史觀,但與唯物史觀有相通之處;四是社會理想,儒家學者宣揚“大同”理想,講求“天下為公”,“大同”成為人民長期期望的理想境界,與共產主義有著相通性。
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既是一個重大的理論課題,同時也是一個重大實踐課題。這對我們文藝界、美術界來說,最重要就是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指引下,堅定文化自信,充分吸吮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yǎng)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深入生活、扎根基層,創(chuàng)造無愧于新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正能量。
三、堅持以實際行動自覺踐行偉大建黨精神,始終致力推動美術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眰ゴ蠼h精神已深深融入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和靈魂,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滋養(yǎng),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當前,中國美協(xié)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重點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切實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功夫。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論興則黨興,思想強則黨強。新時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中國美協(xié)就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教育干部 ,緊密聯(lián)系實際分專題搞好學習研討,確保學習入腦入心、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二要在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上下功夫。新時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就要把加強黨的建設、加強黨性鍛煉作為永恒課題,作為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把黨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堅決清除一切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因素,堅決防范一切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把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要繼續(xù)以趙長青、杜軍違法亂紀問題為反面警示教材,在中國文聯(lián)、中國美協(xié)前期開展警示教育的基礎上,結合中心組學習和黨課教育,進一步查找反思協(xié)會黨風廉政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教訓,特別要告誡手中掌握評選評獎、入會審核、舉辦活動等方面權力的同志,防止被別有用心的人“圍獵”,切實從思想源頭筑牢拒腐防變的防線。
三要在緊貼時代聚焦中心抓好重大主題創(chuàng)作上功夫。三年多來,中國美協(xié)在中央領導、中宣部和中國文聯(lián)黨組的領導下,在全國美術家的戮力奮斗下,實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重大主題雕塑工程”和“不忘初心 繼續(xù)前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的完美收官,這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重要論述在中國美術界落地生根的豐碩成果,也是描繪偉大建黨精神壯麗畫卷的生動實踐,彰顯了中國文聯(lián)、中國美協(xié)打造傳世精品、勇攀美術高峰的新?lián)?、新氣象、新作為。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中宣部、中國文?lián)的部署要求,做好“兩個工程”的總結表彰、作品入藏、經費結算、宣傳評論等工作,同時著手籌劃實施黨中央新交給中國文聯(lián)、中國美協(xié)的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任務,并圍繞迎接20大、推動鄉(xiāng)村振興等中心任務,持續(xù)推進新的重大題材創(chuàng)作,以實際行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主題雕塑《信仰》 主創(chuàng)單位:中央美術學院
主題雕塑《偉業(yè)》 主創(chuàng)單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主題雕塑《攻堅》 主創(chuàng)單位:中國美術學院
主題雕塑《追夢》 主創(chuàng)單位:魯迅美術學院
主題雕塑《旗幟》 主創(chuàng)單位:中國美術館
《紅潮——五四運動》-許江、孫景剛、鄔大勇-油畫-400cm×540cm
《抗日民主根據(jù)地的模范——陜甘寧邊區(qū)》-楊力舟、王迎春-中國畫-300 cm×500 cm
《光明在前——中共七大召開》-李前-油畫-300 cm×450 cm
《耕者有其田》-吳憲生、韓京雷-中國畫-280 cm×800 cm
《風雨同舟》-鄧柯-雕塑-215 cm×400 cm×168 cm
《進博會一角》-張敏杰-版畫-300 cm×765 cm
《彝家新村歡迎您》-龐茂琨-油畫-300 cm×600 cm
《草原上的烏蘭牧騎》-張可揚-油畫-300 cm×500 cm
《人民的信任》-何紅舟-油畫-195 cm×235 cm
- 上一篇:文藝觀察|熱搜應當搜出正能量
- 下一篇:文藝觀察|用文藝守護人民的心